1、手工電弧焊
利用電弧作為熱源熔化焊條與母材形成焊縫的手工操作焊接方法,電弧溫度在6000-8000℃左右。適用于黑色金屬及某些有色金屬焊接,應用范圍廣,尤其適用于短焊縫,不規則焊縫
2、埋弧焊:
(分自動、半制動)電弧在焊劑區下燃燒,利用顆粒狀焊劑,作為金屬熔池的覆蓋層,將空氣隔絕使其不得進入熔池。焊絲由送絲機構連續送入電弧區,電弧的焊接方向、移動速度用手工或機械完成。
3、氣電焊:
(氣體保護焊和氬弧焊)利用保護氣體來保護焊接區的電弧焊。保護氣體作為金屬熔池的保護層把空氣隔絕。采用的氣體有惰性氣體、還原性氣體、氧化性氣體適用于碳鋼、合金鋼、銅、鋁等有色金屬及其合金的焊接。氧化性氣體適用于碳鋼及合金鋼的合金
4、離子弧焊:利用氣體在電弧中電離后,再經過熱收縮效應、機械收縮效應、磁收縮效應而產生的一種超高溫熱源進行焊接,溫度可達20000℃左右。
氬弧焊的危害程度要比焊條電弧焊相對來說要大,但是沒有大到讓人望而生畏的地步,紅外線輻射約為普通焊條電弧焊的1~1.5倍, 氬弧焊電弧產生的紫外線輻射約為焊條電弧焊的5~20倍。
在 有限空間內焊接時,臭氧的濃度可增大到危險程度,在焊接過程中,還會產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和金屬粉塵,這些都對焊工產生一定的危害。
所以我們在焊接過程中要做好防護,選用電極的材料,要盡量選用放射性小的鈰鎢。磨削電極時,要戴好口罩,手套,且工作后要洗手,讓危害降到最低。
高頻電磁場的危害
焊接通常使用高頻振蕩器的頻率為200~500kHz,電壓2500~3500V,電場強度140~190V/m。引弧時,產生的高頻電磁場強度在60~110V/m之間,超過參考衛生標準(20V/m)數倍。
在非熔化極氬弧焊和等離子弧焊割時,常用高頻振蕩器來激發引弧,有的交流氬弧焊機還用高頻振蕩器來穩定電弧。人體在高頻電磁場作用下,能吸收一定的輻射能量,產生生物學效應,主要是熱作用。高頻電磁場強度受許多因素影響,如距離,振蕩器和振蕩回路越近場強越高,反之則越低。
此外,與高頻部分的屏蔽程度等有關。人體在高頻電磁場作用下會產生生物學效應,焊工長期接觸高頻電磁場能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神經衰弱。表現為全身不適、頭昏頭痛、疲乏、食欲不振、失眠及血壓偏低等癥狀。
如果僅是引孤時使用高頻振蕩器,因時間較短,影響較小,如果頻繁起弧,或者把高頻振蕩器做為穩弧裝置在焊接過程中持續使用,則高頻電磁場可成為有害因素之一。
放射性的危害
氬弧焊使用的釷鎢含有l%一1.2%的氧化釷。釷是一種放射性元素,能放射出α,β,γ三種射線。在焊接過程及與釷鎢棒的接觸過程中,可能會受到放射線的影響。通過大量調查,每天消耗的釷鎢棒僅100--200mg,放射劑量極微,對人體影響不大。但是在容器內焊接時,通風不暢,煙塵中的放射性粒子有可能超過衛生標準;
二是在磨削釷鎢棒時及存放釷鎢棒的地點,放射性氣溶膠和放射性粉塵的濃度,可達到甚至超過衛生標準。放射性物質侵入體內,可引起慢性放射性疾病,形成內照射,主要表現在一般機能狀態減弱,可以看到明顯的衰弱無力、對傳染病的抵抗力明顯降低、體重減輕等癥狀。
百度百科:放射性氣溶膠,懸浮在空氣或其他氣體中含有放射性核素的固體或液體微粒。固體或液體放射性微粒懸浮在空氣或氣體介質中形成的分散體系。氣溶膠的基本特性是不穩定,小于0.1微米的微粒在氣體中作布朗運動,不因重力作用而沉降;1~10微米的微粒沉降緩慢,懸浮在空氣中較久。放射性氣溶膠的電離效應高、濃度低、微粒上易帶電(由放射性衰變產生)。放射性氣溶膠是造成人體內照射的主要威脅。
讓每一位焊割人都享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