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化陜西工程
在第一次能源革命中,英國人成功地用煤炭代替了木柴,成就了大國崛起的夢想;在第二次能源革命中,美國人用石油代替了煤炭,創造了領先世界的輝煌。而隨著生態環境和氣候變化形勢日益嚴峻,以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為特征的能源革命已成為必然趨勢。
實踐證明,哪個國家能抓住這次能源革命的百年機遇,哪個國家就能引領世界下一個百年的發展。
與石油相比,天然氣是一種豐富的、更清潔的能源,因而被寄予了填補全球能源供應與需求巨大缺口的期望。
因而,加快天然氣產業發展,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對我國調整能源結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2015年,從我省清潔能源企業陜西燃氣集團有限公司傳來喜訊:燃氣集團實現天然氣運銷總量54.61億立方米,較2010年的21.69億立方米增長151.78%,“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率20.5%,高出“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率5.51個百分點;實現營業收入70.03億元,較2010年營業收入24.79億元增長182.49%,“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率23.07%;資產總額突破132億元,較“十一五”末增長230.33%
寒夜里的一把火如何照亮了天際?陜西燃氣集團有限公司如何在踐行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理念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就讓我們一起審視它走過的路!
經天緯地
傾力推進““氣化陜西氣化陜西””工程
為加大我省天然氣資源整合力度,實現天然氣產業的快速發展,2011年,省委、省政府決定組建陜西燃氣集團。“十二五”期間,燃氣集團著力推進燃氣產業上、中、下游一體化發展,著眼于“大而穩”的上游資源保證、“廣而安”的中游管網體系保障、“多而優”的下游產品供給支撐,統籌謀劃和推進全產業鏈的各項業務,通過產業鏈和價值鏈的優化,建立各企業間“分工協作,協同發展”的模式,形成了一體化發展格局。
燃氣集團扎實推進“氣化陜西”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
目前,燃氣集團已取得13個資源供給點,資源配置總量達186億立方米,實現了多點、多氣源的資源配置格局,尤其是我省自主開發的天然氣首次進入了省屬管網,標志著天然氣供給保障取得了新的突破。
隨著全省“一張網”供氣體系構建形成,燃氣集團先后建成投運了7條長輸管道和10條支(專)線,新增管道里程1100公里,總里程達3000公里。為使儲氣調峰功能更加完備,建成投運了楊凌液化天然氣(LNG)應急儲備調峰項目,標志著我省應急儲備調峰體系構建與發展取得新的突破,資源供給手段得到進一步豐富和完善。
“十二五”期間,燃氣集團提前完成“氣化陜西”一期工程建設,并啟動“氣化陜西”二期工程,先后建成投運了靖西三線、關中環線、姚河線等干支線管道,實現了管道氣“縣縣通”目標并向鄉鎮延伸,成為國內天然氣長輸管網最為完善的省份之一。
為積極響應省政府“治污降霾·保衛藍天”行動計劃,大力推進“煤改氣”項目實施,助力關中圈燃煤鍋爐拆除,參與全省綠色物流體系建設,完善全省路網加氣站建設規劃,實現了省域內高速路、國省道加氣站建設的突破,為我省大氣污染治理,建設美麗陜西作出了積極貢獻。
全省11個市(區)、107個區縣全面實現氣化,市級以上城市氣化率達70%,縣級以上氣化率達40%,總氣化人口1400萬。
為充分發揮燃氣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擎作用,陜西燃氣集團先后與銅川、延安、渭南、咸陽等市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在天然氣管網設施、城市燃氣、天然氣資源勘探開發、燃氣綜合利用等領域建立起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關系。組建延安天然氣管道公司,完成了閻良、商洛、銅川等城市燃氣企業整合重組,啟動實施了延安燃氣總公司增資擴股工作,為進一步加快全省燃氣優勢資源整合,做大做強、做專做精我省燃氣產業,服務“三個陜西”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陜西燃氣集團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科學引領”的科技指導方針,著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僅實現了企業經營業績的逐年攀升,還推動了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
陜西燃氣集團確定了多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單位,創新采用多種合作模式,依法合規與各類社會資本開展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實現了國有企業保值增值目標。“十二五”期間,先后與各類社會資本合作設立了10家混合所有制企業,撬動社會資本超過30億元,促進了企業改革發展、優化了企業股權結構、增強了企業活力和競爭力。特別是燃氣集團所屬的渭南天然氣公司改制重組工作,被列為國家首批PPP典型案例。
與此同時,集團還多渠道開展籌融資,奠定企業發展堅實基礎。
“十二五”期間,燃氣集團分別與中國建設銀行、興業銀行、中國銀行、民生銀行、昆侖銀行及長安銀行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獲得了近100億元的集團綜合授信額度。同時,陜西燃氣集團不斷探索新方式、尋找新渠道,籌劃融資方案,編制融資計劃,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公司債券、私募債券、國開投資基金、并購融資等融資方式,融資額達到120億元,節約財務費用近5000萬元。與此同時,陜西燃氣集團積極爭取政府資金支持,“十二五”期間,累計爭取政府扶持資金超過3億元。
為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科技競爭力和省內影響力,陜西燃氣集團積極響應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形勢,大力推動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立健全科技創新管理體系,加大科技及研發投入,加強產學研合作,積極營造創新文化氛圍。累計安排各類科技、研發項目52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9項、承擔省部級課題1項、完成地方標準編制1項、申報陜西省科技統籌創新工程計劃項目1項、榮獲行業部級獎勵17項,其中優秀成果“三等獎”2項、優秀論文“一、二、三”等獎14項,優秀著作“二等獎”1項。此外,燃氣集團獲得省工信廳、財政廳省內工業產品采購獎勵,省國資委、財政廳研發投入量化考核獎勵,獲得陜西省第二十三屆“科技之春”宣傳月活動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強基固本
全面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陜西燃氣集團不斷夯實安全管理基礎,健全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體系;持續加大安全投入,累計投入3億多元用以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堅持隱患排查治理常態化,累計整改隱患4000余項;強化員工安全教育培訓,累計組織各類安全培訓586次,培訓人員達17800余人次;積極宣傳普及管道和天然氣安全知識,累計向社會公眾發放宣傳材料百萬余份;在省內首推用戶燃氣安全事故責任保險,受到了省政府的肯定;著力加強應急管理,累計編制綜合應急預案15個,專項應急預案80余個,開展規模演練50余次,建成投運了省天然氣調控指揮中心、西安和楊凌應急器材中心以及延安、楊凌和漢中維搶修中心,實現了對省內輸氣管網的高效調控,應急保障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構建完善安全生產“三化”(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管理體系,省天然氣公司等4家所屬企業實現了安全標準化達標評級,各所屬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多次受到地方政府和行業組織的表彰;探索形成了基礎穩固、監管有力、穩定可控的安全生產管控模式。
同時,陜西燃氣集團積極推進依法治企,深入貫徹落實全面推進法治陜西建設的各項部署,研究印發《全面推進依法治企工作實施意見》,大力推進依法治企重點工作任務,不斷強化法治工作體系建設、依法合規開展法律審核,完善法律事務管理規章制度,建立法律風險防范體系,積極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切實加大普法工作力度,企業規章制度、經濟合同和重要決策的法律審核率均達到100%,依法治企得到有效加強。因依法治企工作推進深入有效,燃氣集團獲得“2011-2015年全省國資系統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在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中,陜西燃氣集團黨委認真落實“兩個責任”,堅持不懈的抓好黨風廉政建設。積極開展幸福企業創建活動,以感知幸福、同創幸福和共享幸福為創建路徑,構建涵蓋理念、行為、物質、制度等四個層面為一體的“幸福文化”體系,打造幸福企業。扎實開展“用心去工作,共圓幸福夢”主題系列活動,讓“天然之氣厚德者興”的企業文化理念深入人心。2012年,集團所屬核心子企業獲省級精神文明標兵單位榮譽稱號,2014年被評為全國最具成長性能源企業50強,2015年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單位。
產業報國
科學謀劃引領未來
東風吹來滿眼春,潮起正是揚帆時。陜西燃氣集團將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四個全面”戰略部署要求,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著力推進“氣化陜西”二期工程,努力實現“兩個一百億”奮斗目標,引領和帶動全省燃氣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力爭到2017年底,全省實現氣化人口1600萬人,天然氣年消費量達130億方,使天然氣在我省一次能源中的消費比例提升至12.5%。
至2020年,順利實現我省燃氣消費100億立方米和集團公司燃氣運銷100億立方米的“兩個一百億”目標,努力打造產業鏈條完整,核心優勢突出,運營專業高效的國內一流大型燃氣企業集團。
燃氣產業是基礎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氣化陜西”工程作為全省的重大民生工程,在推動燃氣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進程中發揮著重要的載體作用。“十三五”時期,陜西燃氣集團將服務均等化作為終級目標,做到普遍服務——彰顯公益類國有企業應有的責任擔當;普遍參與——支持、吸收和聯合社會各種資本共同參與,踐行開放式發展的要求;普遍受益——實現各級各類用戶、燃氣產業的投資運營者、燃氣產業鏈各利益相關者普遍受益互惠多贏,實現共享發展。
為此,陜西燃氣集團將大力實施天然氣通鎮(鄉)工程,以省級重點示范鎮、文化與風景旅游名鎮等為重點,進一步完善干(支)線管網系統,構建“省-市-縣(區)-鎮(鄉)”四級管網輸配體系,同步完善“1321”區域氣化的技術工藝、經濟路線及運營模式,使“氣化陜西”工程真正普惠用戶,均等服務三秦百姓。
2015年11月15日,國內第一座以應急儲備調峰為目的、采用引進技術單線生產能力最大的液化天然氣(LNG)項目——楊凌液化天然氣(LNG)應急儲備調峰工廠,正式投產運行。“十三五”期間,燃氣集團將在此基礎上,統籌做好楊凌液化天然氣(LNG)應急儲備調峰項目二期擴能工程與西安液化天然氣(LNG)應急儲備調峰項目一期工程的投資建設。楊凌、西安液化天然氣(LNG)應急儲備調峰項目最終并網后,將形成800萬方/天的總液化處理能力、900萬方/天的總調峰能力,天然氣儲存規模達2億方。與此同時,計劃投資46億元,建成陜西省城市液化天然氣(LNG)應急儲備調峰系統項目。項目計劃分三期在陜西省各區縣及重點鄉鎮建設180座液化天然氣(LNG)城市應急儲備調峰站,儲氣規模10億方,調峰能力1650萬方/天。“十三五”末,與我省天然氣市場與管網相適應的天然氣應急儲備調峰體系將全面建成,為全省清潔能源安全平穩有效供給提供堅實保障。
在全力推進省內業務布局的同時,陜西燃氣集團積極研究實施“走出去”戰略,利用國家“一帶一路”、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和關中-天水經濟帶建設的重要發展機遇,發揮我省天然氣資源和管網設施優勢,加快與周邊省份之間天然氣企業的合作,加大區域天然氣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提升區域天然氣安全保障能力。同時,加強與俄羅斯及中亞等國家的戰略合作,積極參與國外涉氣項目的投資建設,為提升國家天然氣資源的戰略儲備,提高我國在天然氣行業的話語權和主動權奠定基礎。
陜西燃氣集團著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完善集團公司科技創新管理體系,組織實施“十三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持續加大科技投入,提升集團公司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科技競爭力和省內影響力,力爭在燃氣重點領域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與此同時,企業還將深化幸福企業創建活動,大力弘揚“為工作拼命、為事業忘我”的陜西燃氣精神,大力倡導厚德興企的文化理念,按照“一體多元、兼容并包”的基本思路,形成以集團企業文化為主導,控股公司企業文化為輔助,內涵統一又各具特色的文化體系。積極實施品牌戰略,著力打造“陜西燃氣”品牌。
事實證明:國企改革創新未有窮期,陜西燃氣集團已經將觸角伸到了能源革命更深邃的藍海。那里大道已成,那里鮮花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