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O2氣體的氧化性CO2氣體是氧化性氣體,來源廣,成本低,焊接時CO2氣體被大量地分解,分解出來的原子氧具有強烈的氧化性。
常用的脫氧措施是加入鋁、鈦、硅、錳脫氧劑,其中硅、錳用得最多。
2)氣孔由于氣流的冷卻作用,熔池凝固較快,很容易在焊縫中產(chǎn)生氣孔。但有利于薄板焊接,焊后變形也小。
(A)一氧化碳氣孔。在焊接熔池開始結晶或結晶過程中,熔池中的碳與FeO反應生成的CO氣體來不及逸出,而形成氣孔。若在焊絲中加入較多的脫氧元素,并限制碳的含量,產(chǎn)生CO氣孔的可能性很小。
(B)氮氣孔。原因是保護氣層遭到破壞,使大量空氣侵入焊接區(qū)所致。
(C)氫氣孔。主要來自油污、鐵銹及水分。CO2氣體具有氧化性,可以抑制氫氣孔的產(chǎn)生,只要焊接前對CO2氣體進行干燥處理,去除水分,則產(chǎn)生氫氣孔的可能性很小。
因此,CO2氣體保護焊焊縫產(chǎn)生的氣孔主要是氮氣。加強保護是防止氣孔的重要措施。
3)抗冷裂性由于焊接接頭含氫量少,所以CO2氣體保護焊具有較高的抗冷裂能力。
4)飛濺飛濺是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的主要缺點,產(chǎn)生飛濺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A)由CO氣體造成的飛濺。CO2氣體分解后具有強烈的氧化性,使碳氧化成CO氣體,CO氣體受熱急劇膨脹,造成熔滴爆破,產(chǎn)生大量細粒飛濺。減少這種飛濺的方法可采用脫氧元素多、含碳量低的脫氧焊絲,以減少CO氣體的生成。
(B)斑點壓力引起的飛濺。用正極性焊接時,熔滴受斑點壓力大,飛濺也大。采用反極性可減少飛濺。
(C)短路時引起的飛濺。發(fā)生短路時,焊絲與熔池間形成液體小橋(細頸部),由于短路電流的強烈加熱及電磁收縮力作用,使小橋爆斷而產(chǎn)生細顆粒飛濺。在焊接回路中串聯(lián)合適的電感值,可減少這種飛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