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體熱處理
整體高溫回火是將整個焊接件均勻加熱到某一合適的溫度,然后在該溫度下保溫預定的時間,最后使其均勻冷卻到室溫的一種熱處理方法。在消除焊接殘余應力的熱處理中,影響熱處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回火溫度、保溫時間、加熱和冷卻速度、加熱方法和加熱范圍的大小。對于同一種材料,回火溫度越高,時間越長,應力也就消除得越徹底。應當注意的是,有的焊接件不適宜高溫回火,高溫回火會損害其力學性能。熱處理溫度根據材質不同、供貨狀態不同來確定。對于碳鋼和低合金鋼,熱處理溫度一般在580~680℃,熱處理時間按焊件的厚度確定,實踐證明,整體熱處理可以消除80%~90%的殘余應力。
2.局部熱處理
本法只對焊縫及其附近的局部區域進行加熱,其消除應力的效果不如整體熱處理。本法多用于比較簡單的、拘束較小的焊接接頭,如長的幽簡容器、管道接頭、長構件的對接頭等。
整體熱處理一般是將焊件整體放在加熱爐中加熱,加熱爐可以是電爐也可以是燃氣爐。局部熱處理要保證足夠的加熱度,可采用工頻線險加熱、外線加熱、火始加熱等方法。
3.溫差拉伸法
也稱為低溫消除應力法,即伴隨焊縫兩側的加熱隨后急冷。這種方法一般川于焊比較規則、焊縫厚度不大于40m的焊件上
在鍋爐和壓力容器制造中,經常采用整體或局部熱處理的方法消除焊接應力山]溫差拉伸法的工藝較復雜,使用有局限性,所以應用較少。
4.錘擊碾壓法
一般用于中厚板焊接應力的調整。具體方法是,用圓頭小錘敲擊多層焊道的中間層焊道,使其發生雙向塑性延展,以減小焊接應力。
5.振動法
利用由偏心輪和變速馬達組成的激振器,使結構發生共振所產生的循環應力來降低內應力。其效果取決于激振器和構件支點的位置、激振頻率和時間。本法所用設備簡單價廉、處理費用低、時間短,也沒有高溫回火時金屬表面氧化的問題。
6.爆炸法
是通過布置在焊縫及其附近的炸藥帶,引爆產生的沖擊波與殘余應力的交互作用,使金屬產生適量的塑性變形,殘余應力因而得到松弛。根據構件厚度和材料的性能選定恰當的單位焊縫長度上的藥量和布置方式,是取得良好消除效果的決定性因素。
7.機械拉伸法
對焊接構件進行加載,使焊接壓縮塑性變形區得到拉伸,可減少由焊接引起的局部壓縮塑性變形量,使內應力降低。